摸清底数实情。根据本轮机构改革调整事项,按照机关、事业单位性质,就改革中新组建、更名、撤销、整合等情况,分别建立机关和事业单位法人设立、变更、注销登记业务动态管理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同时为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关于全面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的若干措施》和盟委有关要求,在事业单位法人证书上的“宗旨和业务范围”事项,增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有关内容。确保机关赋码和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管理工作有效推进,切实做好机构改革工作与法人登记的有效衔接。
提升服务温度。针对机构整合组建、撤销、更名等,主动联系涉改单位工作人员,通过微信群、电话及系统回复相结合的方式一次性告知机关赋码和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办理具体工作流程、申请材料、填表说明和证明式样,确保内容清晰明了,并督促事业单位及时修改并二次提交申报材料,实现线上数据“多跑路”,服务对象“少跑腿”,最大限度为基层事业单位提供便利。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新老交替现象严重,开展“一对一、点对点”指导帮助,实现“一次教会、一报即过”。压缩办理时限、提升办结效率,确保申报事项当日受理、当日反馈,使“两优”专项行动落地见效。自机构改革工作开展以来,颁发新组建机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1个、变更登记4个,新设立法人事业单位1个、事业单位“宗旨和业务范围”增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有关内容变更登记21个。
聚焦效能兜底。采用“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年度报告公开相结合的方式,对事业单位法人登记情况进行检查,并将抽查情况通报事业单位及主管部门。积极参与构建事业单位法人信用体系,将事业单位法人公示信息“双随机”抽查作为持续深化机构改革后续工作的有力抓手,坚持在监管中服务、在服务中监管,逐步实现监管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促进事业单位依法规范高效率运行和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