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算”字文章,明底数。结合首府实际,综合考虑教育事业发展、生源变化和学校布局调整等情况,按照编制标准反复测算,做好核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总量基础工作。在事业统计报表数据基础上综合考虑新增班级产生的增编需求、民办转公办学校所需编制等因素,按照“基本编制+附加编制+周转覆盖编制”模式,在自治区核定总量内及时向市本级、各旗县区下达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总量,保障教育事业用编需求。
做好“增”字文章,强保障。按照自治区党委编办关于调整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总量相关要求,根据《内蒙古自治区中小学校机构编制管理办法》具体标准,市委编委第一时间为全市教育系统核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并结合各学校空编情况、现有教师结构、用编需求和即将退休的教职工人数等情况,批复了教育系统空编使用计划,做到“应招尽招、应考尽考”,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做好“调”字文章,提质效。积极拓展统筹使用编制资源的有效途径,建立健全编制资源跨地区、跨层级、跨部门统筹调整方式,不断盘活用好存量资源。学校之间调整编制,根据各学校空编情况及用编需求,将个别学校的空编调整至满编但师资紧缺的学校,用于补充教师,推动编制资源在学校间合理流动;跨旗县区调整编制,根据各旗县区、各学校学位供给能力、在校学生人数等情况,合理分配、动态调整教职工编制,按照“空五收四”原则,2021年以来动态调整近500名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持续优化编制资源区域布局;跨部门调整编制,结合实际情况,调剂部分事业编制补充至个别学校,用于保障急需紧缺人才引进所需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