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宁夏中卫市委编办“三路推进”着力提升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水平

        宁夏中卫市委编办加强机构编制数据信息化、实用化、效能化建设,切实发挥数据在服务决策、资源配置、监督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机构编制保障。

  以政策为“路基”,推进数据管理准确详实。一是完善制度体系。修订出台中卫市机构编制实名制系统管理五项规定,明确数据录入、变动、校验、联审等环节工作要求和责任分工,为实名制管理提供制度遵循。二是建立审校机制。明确数据提交阶段由主管部门对基础数据进行全面核查,入库管理阶段由编办进行重点审核,同时定期开展信息核查,确保实名制信息准确。三是强化数据溯源。归集整理机构设立、编制调整等历史文件,形成系统的历史沿革库,完整记录每个机构编制事项的演变过程,实现数据溯源管理。

  以信息交互为“路标”,推进数据更新及时规范。一是建立“一对一”反馈机制。 要求各机关事业单位明确1名联络员,对入编、减编、调动等业务实行“及时备案制”,确保系统更新与实际情况同步。二是完善部门协作网。与组织、财政、人社等部门建立数据共享机制,每季度开展一次在编数据交叉核验,确保“机构清、编制清、领导职数清、实有人员清”。三是实施动态监测预警。依托宁夏机构编制信息管理系统,充分发挥“红绿灯”智能预警功能,对超编进人、违规设置机构、擅自增加职数等情况实时监控、自动预警。

  以需求为“路线”,推进数据应用协同高效。一是服务重大改革攻坚。在机构改革中,充分运用大数据分析功能,建立“机构-职能-编制-人员”四维分析模型,测算涉改部门人员转隶需求,实现机关“瘦身强体”目标。二是创新资源配置机制。针对“空编不用”和“无编可用”并存的结构性矛盾,采用编制“周转池”管理模式,保障民生领域用编需求。三是强化绩效评估应用。开展机构编制执行情况和使用效益评估,设置7大类21项评估指标,采取“系统监测+实地核查+部门互评”相结合方式开展综合评估,推动机构编制数据从基础管理向价值创造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