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锡林浩特市委编办不断提升用制度管编制思想认识,强化制度刚性约束,创新推动机构编制法制制度体系建设,不断提升机构编制工作法治化水平。
一是坚持以学为先,提升编制法治化思想认识。将《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等机构编制重要法规制度的学习领会贯穿于党员干部学习全过程。一是各级领导带头学。将《条例》及配套法规纳入党委中心组传达学习议题和各级各部门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纳入市委党校主体班次教学安排,纳入新任职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谈话内容,不断提高各极各部门领导干部机构编制纪律意识。二是编委会成员全面学。将学习贯彻《条例》及配套法规作为编委会会议的第一议题,不断提升编委决策管理水平。三是机构编制系统干部深入学。组织机构编制干部原原本本学、逐字逐句学习,开展专题研讨深学细研,增强学习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准确掌握《条例》内容。
二是坚持以立为要,搭建编制法治化基本框架。牢牢把握机构编制工作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这一功能定位,在严格遵循机构编制法规制度体系的框架内搭建机构编制框架。一是做好总体设计,从工作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等方面对法规制度体系建设作出具体规划,明确了加强机构编制法规制度体系建设的时间表、路线图。二是规范工作流程。调整制发《编委工作规则》和《编办工作细则》,规范机构编制审批权限程序和申报程序,对机构编制工作机制以及审批权限和程序予以规范。三是推动工作创新。结合计划安排和工作实际,出台机关事业单位进人管理意见等规范性文件,强密机构编制工作制度网,构建系统完善、执行有力、全面覆盖的机构编制制度体系。
三是坚持以干为本,发挥编制法治化工作效能。严格执行机构编制法规制度,将其落实在工作程序上、落实到具体事情办理上,切实做到程序严密、配套完备、运行有效,确保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一是抓实备案审查。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规定》,建立市委编办年度规范性文件目录和规范性文件备案登记表,严把文件合法合规性审查“责任关、审核关、质量关、清理关”,切实做到“有件必备、有备必查、有错必纠”。二是加强制度运用。按照统一要求摸排议事协调机构,为下一步全面清理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做实行政事业编制周转工作,有力保障教育、医疗卫生等重点民生领域保障。严格落实机构编制执行情况和使用效益评估有关要求,开展实地评估工作,为精准分析研判、优化资源配置、规范日常管理提供准确数据支撑。
四是坚持以查为底,强化编制法治化刚性约束。切实加强对法规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一是推进机构编制核查。通过建立核查台帐对全市行政事业单位、4个苏木镇、8个街道就“帐实相符、帐帐相符”情况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情况进行核查。二是开展“条条干预”问题纠治。建立市直单位自查自纠清单,对涉及“条条干预”的事项积极与上级编制部门沟通汇报。在苏木镇街道开展清理违规挂牌工作,清撤违规牌匾25块。